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学术交流动态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发布时间: 2022-07-06  来源: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中心
字体:

   6月28日至29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该专委会挂靠单位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华南所所长吴国增、中国环境科学会副秘书长彭宾、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生态与土壤处处长朱经发出席会议并致辞,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吴国增表示华南所将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全力支持专委会的各项工作,为生态环境修复事业添砖加瓦。彭宾要求专委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与学科发展战略,致力于推动国内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发展进程,并大力倡导国内领域专家投身于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华南所 吴国增所长发言 

   

  中国环境科学会 彭宾副秘书长致辞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生态与土壤处 朱经发处长致辞 

  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修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专委会委员和常务委员会。专委会共208名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柴立元担任荣誉主任委员,吴国增担任主任委员,华南所副所长刘晓文担任常务副主任委员,曹宏斌、党志、束文圣、吕春生、刘国、骆永明、汤坤贤、仇荣亮、周连碧、臧润国、袁松虎、李芳柏、单保庆、杨坤等14位专家担任副主任委员,华南所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温勇担任秘书长。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专委会管理办法,议定了专委会工作实施方案和2022年工作计划。 

  专委会揭牌仪式 

   

  专委会合影 

  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国内7名生态环境修复领域专家,包括中国工程院柴立元院士、中国工程院朱利中院士、中国科学院王焰新院士、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郭观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曹宏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骆永明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刘晓文正高级工程师。专家们分别围绕重金属污染防治战略、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策略、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水循环与流域生态修复、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十四五”工作重点、退役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创新、废弃矿山流域污染系统防治等方面作精彩主旨报告。 

   

  朱利中院士主旨报告 

   

  骆永明研究员主旨报告 

   

  刘晓文正高级工程师主旨报告 

  专委会设置的矿山、土壤、流域、生态脆弱区及城市等5个学组分别举行了生态环境修复专题分论坛。分论坛汇集了国内生态环境修复领域的48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同步开展学术研讨。会议共吸引了国内15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近500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开展了积极互动,讨论深入,气氛热烈,共同打造了一场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修复专业委员会 

  简介 

  专委会宗旨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履行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坚持民主办会,发扬学术民主,倡导求真务实,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团结依靠广大会员和环境科技工作者,促进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培育和举荐环境科技人才,反映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维护环境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科学文化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团结广大会员和“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合作相关工作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培育和举荐环境科技人才,反映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为促进“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加强国内外有关学术团体和专业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专委会主要职责和任务 

  1.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学术交流,组织召开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学术会议,营造良好学术环境,促进学科发展与体系创新。 

  2.为会员和本领域科技工作者服务,及时反映其意见、诉求和建议;开展本学科的科普活动,积极向有关部门举荐科技人才;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培养生态环境修复专业性人才。 

  3.建设智库,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学科有关的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组织调研和公益性活动,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提供决策和咨询建议。 

  4.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工作。 

  5.编辑出版发行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的书刊资料及多媒体制品。 

        6.承担学会和生态环境部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