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平台 > 野外观测研究站 > 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河口区域大气沉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河口区域大气沉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建站历程

  大气沉降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通过一定的途径被沉降至地面或水体的过程,分为干沉降和湿沉降。其中干沉降指不发生降水时,大气中污染物受重力、颗粒物吸附等作用由大气沉降到地面的过程。湿沉降指发大气污染物随降水(雨、雪、雹等)降入下垫面(陆地、水面等)的过程。大气沉降是陆源污染物和营养物质向海洋输送的重要途径,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途径,同时大气氮磷沉降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来源。 

  “十二五”期间,依托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在珠江三角洲海岸带和高州水库等典型的河口与湖库区设立9个大气污染物沉降观测站点,开展大气沉降氮磷和重金属通量变化规律的长期观测。 

  “十三五”期间,为了更好的探究超大城市典型区的大气沉降的污染特征,在广州市设立2个大气污染物沉降观测站点,开展大气沉降污染物连续性观测。 

  “十四五”开局之际,为响应国家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科技发展要求,在深圳市典型河口海湾点位设置5个大气沉降观测站点,评估海洋大气污染物输入通量。 

 

  图1 大气污染物沉降野外观测站建站历程 

  2.基本概况 

  大气污染物沉降野外观测站位置的选取以充分体现该区域大气沉降污染特征为原则,同时综合考虑点位周围的土地利用、地形特征、污染源分布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确保点位的代表性。 采用“1固定式站点+2移动式站点+1在线网络信息系统”,形成以广州市为核心,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河口区域口为辐射面,以点带面式观测布局。现阶段以华南所东区(黄埔)为固定式观测研究站点,深圳市宝安区(珠江口东岸)、珠海市香洲区(珠江口西岸)等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河口地区为移动式观测研究站。 

  大气污染物沉降野外观测站的主要设备是干湿分离自动采样器(见下图),设备占地面积约3m2。在做好通电、防雷和防台风等应对极端天气的措施后,该设备可实现干湿沉降污染物自动采样及采样数据记录,以及气象参数的远程传输。研究人员根据设定的采样计划,收集干湿沉降样品并送回实验室检测分析。 

 

 

 

  图2 大气污染物沉降自动采样器 

  

  图3 “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物沉降野外观测站点位分布 

  3.发展定位与研究内容 

  研究大气污染物沉降通量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建立大气污染物沉降野外观测站,积累长周期、大尺度的观测数据,分析营养盐、重金属以及新型污染物等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沉降通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各类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估算并预测大气沉降污染物变化趋势。 

  研究大气污染物沉降通量对水体的污染负荷贡献。基于大气沉降污染物通量,分析河流、湖库、近岸海域等水体不同途径污染物通量、主要来源、贡献率等,评估不同水体大气沉降污染物输入通量,探究大气沉降污染物对水环境影响。 

  研究大气污染物沉降通量来源。在各类大气沉降污染物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大气污染物传输机制与沉降负荷组成特征,通过构建大气污染物沉降通量与典型排放源的响应关系,充分揭示典型观测站大气沉降污染来源、影响因素、污染特征。 

  为沉降源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构建大气污染物沉降通量与排放源响应关系识别技术体系,阐明不同观测区域大气污染物沉降通量与排放源的定量响应关系,为沉降源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为生态环境保护及总量控制提供政策依据及对策建议。以大气污染物沉降通量观测以及排放源定量响应关系、沉降通量预测、水环境影响分析等技术方法为基础,为水体的大气污染物沉降污染负荷核算与总量核定提供了技术方法,从而系统指导流域或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大气沉降污染防治及水污染防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大气污染物沉降野外观测站调查期间形成的系列研究成果曾在《广东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12-2020年)》、《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等文件编制中得到应用。 

  

   

  大气气团后向轨迹分析 

  

  大气污染物沉降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