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理范围
受理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违规违纪违法的举报。
二、注意事项
1、举报人应对所举报问题的真实性负责。对诬告陷害者,依规依纪依法予以查处。
2、举报一事一投,内容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3、提倡实名举报,特别鼓励真实姓名和准确联系方式的实名举报。对认定为实名举报的,优先处理问题。
三、受理方式
...
近日,华南所(应急所)第三届新污染物监测技术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华南所(应急所)华南生态环境监测分析中心(南海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谢丹平主持会议,科技管理处负责同志参会并致辞。
会议以“加强新污染物监测科技创新,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围绕新污染物非靶向筛查、监测新技术和新污染物治理的前沿领域和关键技术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卢桂宁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赵建亮教授和暨南大学游静教授分别做“电子垃圾源新污染物的环境过程机制及其对绿色修复的启示”“环境中PPCPs新污染物的靶向与非靶向筛查研究”“大数据背景下效应导向新污染物筛查策略”专题报告。华南所(应急所)青年科研骨干王锐、贾文超和熊晶晶分别作“新污染物非靶向筛查方法与应用”“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硝基苯检测新技术研究”“极性有机物整合采样器追溯氟虫腈及其转化产物由水稻种植区至受纳河道之间的衰减研究”学术报告。
会后,华南所(应急所)副所长于云江对本次会议予以充分肯定,并就华南所(应急所)监测科技创新发展提出期望,一是持续推动监测科技创新,为国家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更强科技支撑;二是不断强化青年人才培养,为生态环境监测学科的长远发展和品牌打造奠定更好的基础;三是坚持强化科研成果总结凝练,围绕重点方向、前沿技术研究多出高水平标志性成果。
版权所有: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技术支持: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信息中心
通讯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瑞和路18号/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西街七号大院
邮 编:510535/510655
电 话:020-29119821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