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一、受理范围
受理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违规违纪违法的举报。
二、注意事项
1、举报人应对所举报问题的真实性负责。对诬告陷害者,依规依纪依法予以查处。
2、举报一事一投,内容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3、提倡实名举报,特别鼓励真实姓名和准确联系方式的实名举报。对认定为实名举报的,优先处理问题。
三、受理方式
...
秋日时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广袤的菠萝种植园呈现出独特的金黄与翠绿交织的景象,风起之时成片的菠萝叶如同海浪般起伏。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35万亩菠萝田如同金色的海洋,被誉为“中国菠萝之乡”,每年产出超70万吨菠萝,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然而,伴随菠萝产业蓬勃发展的,加工环节产生的大量菠萝废渣,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隐患。
近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提出,提高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如今,徐闻正通过创新实践,让这些曾令人头疼的固体废物“焕发新生”,逐步构建起“种植—加工—养殖—种植”的“无废菠萝产业链”。
产业繁荣背后的“甜蜜烦恼”
走进徐闻县一家菠萝加工厂,在机械轰鸣声中,新鲜菠萝经去皮、切块、清洗等工序,变成了一罐罐美味的罐头或一瓶瓶清爽的果汁。但在生产线末端,切割出来的菠萝皮、菠萝渣、菠萝叶等副产物堆积如山,成了企业发展的“心病”。

“我们厂每天加工50吨菠萝,产生的菠萝皮、渣、叶等就有20吨左右。以前也没有好的处理办法,只能拉出去临时堆放,不仅要付运费,还担心污染环境。”企业负责人陈心军无奈地说。据初步统计,徐闻县年加工菠萝量约30万吨,按每吨菠萝平均产生0.4吨废渣计算,年产生废渣约12万吨。
菠萝废渣富含糖分和纤维素,若随意堆放,2—3天就会腐烂变质,不仅容易散发异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产生的渗滤液甚至可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传统处理方式主要用于堆肥,但是效果并不好,农民积极性也不高。
为破解这一困境,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徐闻县引入龙头企业,开始探索菠萝废渣资源化利用路径。2024年开始,湛江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谋划推进徐闻“无废县”试点建设,通过识别菠萝产业废弃物处理难题,并综合评估技术可行性与产业协同潜力,提出依托徐闻县菠萝产业,围绕菠萝废渣就地肥料化、饲料化资源利用路径,支持建设菠萝废渣生产猪饲料、发酵制造生物有机肥等资源化利用项目,打造“无废菠萝产业链”,助力徐闻县菠萝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企合力破解废渣难题
在湛江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以及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支持下,深圳市京基智农时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基智农)在徐闻投资建设菠萝废渣资源利用项目,开启了“变废为宝”的新尝试。
京基智农徐闻基地内,新鲜菠萝废渣先经过粉碎后转运至发酵车间,与米糠粕、豆粕等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发酵。随后再按比例添加进入饲料生产,制成优质的猪饲料。广东京基智农营养技术部总监杨宽民告诉记者,菠萝废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菠萝蛋白酶,能有效促进猪只的肠道吸收和降低粪臭。

该项目每年可消化菠萝废渣1万吨,生产饲料4万吨。项目方提供的数据显示,使用菠萝废渣饲料的生猪,提高猪只日增重5%以上,料肉比降低0.05以上,降低单吨饲料成本10元/吨,同时减少猪舍氨氮排放25%以上。此外,菠萝废渣发酵饲料含有有机酸、酶和益生菌,有助于猪只消化吸收,让猪肉沉积更多鲜味氨基酸和肌苷酸,形成独特果香的“菠萝猪肉”。

这一创新实践,串联起徐闻菠萝“种植—加工—养殖—种植”的闭环产业链。从产业逻辑来看,菠萝种植提供原料,加工产生的废渣用于养殖,养殖产生的粪污转化为种植所需的有机肥,形成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圈。
未来规划:构建体系,深化“无废”实践
“我们将与徐闻县人民政府协同发力,保障‘无废菠萝’模式可持续发展。”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示,湛江将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无废”发展模式,让菠萝的价值进一步释放。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在完善菠萝废渣收集体系基础上,将拓展资源化利用渠道,引导支持企业及科研机构探索菠萝废渣生产牛饲料、酿制果酒等多元化高值利用路径。进一步强化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围绕无废菠萝产业链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推动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建立健全从产生到应用的全程监管机制,压实责任,严防二次污染。
“我们力争2025年底实现全县90%以上菠萝废渣资源化利用。”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政企联动、系统推进,湛江着力将“中国菠萝之乡”打造成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名片。
从令人困扰的菠萝废渣到循环利用的“猪黄金”,徐闻菠萝产业的“无废”转型,正书写着美丽广东的新篇章。
版权所有: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技术支持: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信息中心
通讯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瑞和路18号/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西街七号大院
邮 编:510535/510655
电 话:020-29119821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