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新闻

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广东江门站(森林)揭牌运行

发布时间: 2025-11-21  来源:城市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字体:

  11月17日,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广东江门站(森林)揭牌活动在广东江门举行。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林奎、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叶水生出席活动并致辞。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新会分局、江门市生态环境局鹤山分局、新会区科工商务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综合站鹤山站)、广东省江门生态环境监测站、江门市新会区环境监测站、鹤山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等有关单位代表参加活动。

  广东江门站(森林)于2024年成功获批为第二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由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江门生态环境监测站、江门市新会区环境监测站及鹤山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升级改造,野外综合监测场平稳运行。

  活动伊始,与会领导与嘉宾代表共同参观广东江门站(森林)主站房。华南所介绍了广东江门站(森林)的建设情况,通过现场展示的动植物标本、先进监测设备与详实数据成果,生动讲解了广东江门站(森林)在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方面的技术能力与前期工作基础,给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后,林奎、叶水生,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新会分局副局长罗智勇、江门市生态环境局鹤山分局副局长吕健贤、华南所所长学术助理梁明易、华南所城市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于锡军、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综合站鹤山站)站长刘占锋、广东省江门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李健华、江门市新会区环境监测站站长廖凌、鹤山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胡焯朋共同为广东江门站(森林)揭牌。

  林奎在致辞中表示,广东江门站(森林)的正式启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举措。华南所将依托自身科研实力与平台建设经验,携手各方,致力于将广东江门站(森林)建设成为覆盖“天空地海”一体化的智慧监测平台,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发挥其引领与示范效应,为筑牢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屏障、建设美丽广东提供江门力量。

  叶水生对广东江门站(森林)的揭牌表示祝贺。他指出,江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禀赋,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国家级监测站落户江门,是对本市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与支持。江门市将全力支持广东江门站(森林)的建设和运行,期待其未来在服务地方生态考核、引领绿色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揭牌仪式后,华南所董家华研究员就广东江门站(森林)的战略定位、核心任务与未来规划作了详细介绍。该站作为广东省生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将重点开展区域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效应等综合监测与评估工作,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打造服务于生态监管与政策评估的区域数据中心与评价中心。

  与会人员围绕江门市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交流,就广东江门站(森林)未来发展与共建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应加强数据共享与科研协作,推动监测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地方生态保护修复、生态质量提升以及生态效益评估等工作,共同将广东江门站(森林)建设成为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保科技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