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理范围
受理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违规违纪违法的举报。
二、注意事项
1、举报人应对所举报问题的真实性负责。对诬告陷害者,依规依纪依法予以查处。
2、举报一事一投,内容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3、提倡实名举报,特别鼓励真实姓名和准确联系方式的实名举报。对认定为实名举报的,优先处理问题。
三、受理方式
...
为深化青少年海洋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科研与教育深度融合,3月31日至4月2日,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联合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成功举办“科技进校园-海洋科普展”活动。此次活动由科技管理处统筹安排,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办,通过“科普展示+实践体验+科研互动”三维模式,为玉泉学校近千名师生打造了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与科技感于一体的科普盛宴。
沉浸式科普场景搭建
活动首日,玉泉学校主会场变身为海洋科学探索基地。通过《了解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环境调查采样》《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三部科普影片,学生们了解了海洋生态的瑰丽与挑战。海洋生物标本展区则呈现了100余件海洋生物标本,配合15个专题约200张高清海洋生物生态与环境污染的图谱,为学生们生动展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奥秘及环境污染现状。
科技赋能实践教学
活动设置科技实践环节,同学们化身“小小环保科学家”,使用筛网模拟海沙微塑料分离,直观感受隐形污染的治理难度;操作生物显微镜与体视显微镜观察浮游生物样品,探索微观世界的奇妙;零距离接触水下机器人、无人船、采样无人机等科技设备,领略现代科技在海洋监测中的强大应用。
深度研学强化认知
4月2日,活动在华南所(应急所)开展了现场研学。学生们首先参加了两场海洋科普讲座《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前世今生》《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守卫蓝色家园》,通过系统知识讲解、案例解析与有奖知识竞答等环节,提高了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随后的珊瑚馆沉浸式体验,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了珊瑚礁生态的脆弱性。活动特别设置“科研轮岗”环节,学生们依次轮流参观标本与设备展、浮游生物显微观察、微塑料筛分等实践环节,亲历科研全流程。最后,在科普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操作无人机设备,了解如何通过航拍开展海洋环境监测。
此次海洋科普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了解海洋、探索海洋的平台,向青少年们普及了海洋科学知识,提升了海洋保护意识。未来,华南所(应急所)将继续致力于海洋科普工作,持续推进“科教融合、校所联动”,推动科技资源与校园教育深度对接,为守护蓝色家园贡献更多力量。
版权所有: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技术支持: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信息中心
通讯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瑞和路18号/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西街七号大院
邮 编:510535/510655
电 话:020-29119821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