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理范围
受理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违规违纪违法的举报。
二、注意事项
1、举报人应对所举报问题的真实性负责。对诬告陷害者,依规依纪依法予以查处。
2、举报一事一投,内容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3、提倡实名举报,特别鼓励真实姓名和准确联系方式的实名举报。对认定为实名举报的,优先处理问题。
三、受理方式
...
团队负责人:郑晶 研究员
新污染物研究团队于2022年12月成立。现有职工17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4人;博士3人,硕士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1人。重点开展新污染物迁移转化特征和富集机制研究、新污染物环境暴露、毒性效应与风险评估研究、新污染物源头管控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绿色替代等技术研发、新污染物环境管理政策研究与实践应用。同时,牵头承担粤港澳大湾区新污染物研究中心相关职责。
团队下设5个三级机构:
1.新污染物危害识别与毒性效应研究室(简称效应识别室)
开展新污染物毒性效应与机制研究;开展新污染物生物累积与富集机制研究;开展新污染物人群暴露监测与健康效应研究;开展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基准应用转化研究。
2.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与绿色替代研究室(简称协同治理室)
开展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风险识别研究;开展新污染物协同减排与末端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开展新污染物源头阻控与绿色替代技术研发与推广。
3.新污染物风险筛查与评估研究室(简称筛查评估室)
开展新污染物快速筛查与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开展化学物质环境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研究;开展新污染物产排特征与定量核算方法研究;开展新污染物暴露场景构建与多介质暴露风险评估研究。
4.新污染物环境归趋与风险防控研究室(简称风险防控室)
开展区域/流域新污染物调查与监测;开展新污染物环境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开展新污染物环境归趋与精准溯源技术研究;开展新污染物风险预警防控技术与智能化决策平台研发。
5.新污染物管理技术研究室
开展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开展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理政策研究与实践应用;为化学品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化学品环境管理行动提供科技支撑。
版权所有: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技术支持: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信息中心
通讯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瑞和路18号/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西街七号大院
邮 编:510535/510655
电 话:020-29119821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