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新闻

喜报|华南所(应急所)专利成果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发布时间: 2023-11-20  来源:科技管理处
字体: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结果,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作为专利权人申报的专利“一种化学镀镍老化液中回收镍、缓冲盐和水的方法”(专利号:ZL201710109545.X)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设立,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也是我国专利领域的最高奖项。该奖项主要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出制造业的“大国重器”,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体现了行业的最高科技水平。自1989年起,中国专利奖已成功评选了24届,历经30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对激励自主创新和促进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此次获奖的专利提供了一种从化学镀镍老化液中回收镍、缓冲盐和水的方法,其原理为:采用电解法去除了老化液中的绝大部分有机络合剂,同时使镍得到了有效回收,然后将老化液低温真空蒸发浓缩,结晶沉积回收废水中的溶解盐,蒸气冷凝后产生的冷凝水再经反渗透膜和多孔介质吸附过滤器过滤后回用。专利率先革新了电镀废液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工艺,首次实现了同时对化学镀镍老化液中的金属镍、溶解盐、水的完全回收,为我国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实现绿色低碳、高效高值、低成本安全利用提供了“绿色化、低碳化、一体化”方案,专利技术已在广东、江苏、天津等多地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实施,相关企业累计处理镀镍废液超11.24万吨,回收金属镍超8.3吨,回收磷酸盐超99.8吨,创收超过860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完成人简介

  杜建伟,博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现任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帮扶专家、广东省与重庆市无废城市建设技术帮扶专家。主要从事固废与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先后主持国家水专项、国家环境技术管理项目、国家清洁生产标准项目、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粤港联合创新计划、重庆市生态环保科技专项等科研课题29项;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9项;获授权国内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环境保护科技奖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等奖励10项;起草或参与编制规范/标准10项;编写专著3本(主编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