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新闻

2023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 2023-09-08  来源: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中心
字体:

  9月3日,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的 “2023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论坛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发布活动”在北京召开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成功举行。围绕“以科技创新支持引领‘双碳’工作”主题,来自绿色低碳发展相关领域的专家、园区和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从国家、园区、行业和企业层面献计献策,提出加快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华南所(应急所)所长崔书红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和院士专家报告环节。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出席活动并作了题为“绿色创新与竞争”的论坛主旨报告。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申长江出席活动并致辞。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赵华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曹宏斌研究员分别作主题报告,我所刘晓文副所长作题为“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关键管理技术研究与探索”的主题报告。

  未来我国应当如何继续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论坛上,刘晓文认为,当前我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在工业园区的管理方面突出表现为:工业园区碳排放的核算技术规范尚未建立、碳管理对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引领不足、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绩效评价方法体系缺失、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不清晰系统性不强。为解决上述问题,刘晓文建议,首先应当建立完善和推广应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系列标准,在此基础之上,科学研究方面,应进一步揭示园区尺度上的降碳减污协同机制,探索构建降碳减污协同增效最优路径;技术应用方面,采用数字孪生等先进数字技术,科学测量和评价园区、行业、企业的绿色低碳绩效;园区管理方面,引导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形成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智慧管理决策方法和工具;企业发展方面,精准引导企业能源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等。

  为持续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华南所(应急所)、与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态环境科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以降碳、减污协同增效为目标,以江苏沛县经开区、内蒙古包头高新区、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园区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园区为案例,研究构建并在论坛上专题发布了《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绩效评估技术规范》《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建设管理指南》等系列标准,为“双碳”目标下园区、行业和企业管理提供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决策基础,也为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把脉问诊”的技术规范和系统清晰的管理方法。

  论坛还发布了年度“绿色创新成果”十大案例(包括绿色低碳创新技术及绿色低碳创新园区典型案例)和典型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在我所为沛县经济开发区研究编制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绿色低碳绩效评估和绿色低碳行动方案等系列成果通过专家评审的工作基础上,由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按照绿色低碳园区的认证程序,向江苏沛县经济开发区颁发AAAA级“绿色低碳园区”评价证书。

  华南所(应急所)、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相关机构代表出席本次活动,江苏沛县经济开发区、内蒙古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广州市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内蒙古包头高新区等园区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代表近150人参与论坛和发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