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新闻

华南所(应急所)构建“两结合三协同四共赢”“无废细胞”建设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24-05-09  来源: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中心
字体:

  “无废细胞”建设是落实“无废城市”建设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无废”理念渗透至社会生产生活的微观单元,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技术革新,推动各类细胞单元实现废弃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从而为构建“无废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持续技术支撑重庆市、广东省、福建省等多地“无废细胞”建设工作,通过识别典型行业企业、园区等不同尺度下物质能量耦合代谢规律,制定建设标准、研发技术装备并应用到细胞建设中,逐步形成了“标准技术两结合”+“减排减污减碳三协同”+“政产学研四共赢”的“无废工厂”“无废园区”等“无废细胞”建设模式。

全方位践行无废理念,标准技术两结合探索“无废细胞”新思路

  制定建设标准,培育“无废细胞”。结合行业产污特征及各地产业结构,围绕提升固废污染防治能力、完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综合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建设目标,分行业制定“无废工厂”“无废园区”建设标准。华南所(应急所)编制的电子电路、电镀、石油化工、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等行业的“无废工厂”建设方案和“无废园区”建设方案已在重庆市、四川省、广州市、惠州市、中山市等地印发实施。

  研发技术装备,发展新质生产力。华南所(应急所)自主研发的生化污泥原位深度减量与矿物元素资源化利用技术及集约式一体化装备,处理后污泥含水率降至45%左右,氮磷元素回收率80%以上,能耗降低20%以上,有效解决了生化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大、处理成本高等难题。牵头研发形成了有机络合物快速识别技术、非均相芬顿高效氧化技术、电耦合重金属资源在线回收技术,可实现废水(液)重金属有机络合物快速识别、高效氧化和重金属资源高效回收。

全过程融入细胞建设,减废减排减碳三协同挖掘“无废细胞”新潜能

  全过程参与绿金湾高端共性环保产业园“无废园区”建设。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基本原则,编制“无废园区”建设方案,技术支撑园区优化各类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结合自研的技术推动建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中心和数值智慧管理平台,逐步打造“企业槽液在线利用小循环-园区物质能量梯级利用中循环-社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大循环”的三重循环体系,力争实现液态危废全量利用和危险废物趋零出园。

  全过程参与广州民营科技园“无废园区”建设。编制“无废园区”建设方案,推动园区2家以上企业进行生产线改造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推动1家以上企业引入含油废金属屑脱油设施,打通脱油金属屑资源化利用渠道,提高园区含油金属屑综合利用率;依托园区大数据中心与孪生智脑中心建设园区固废及碳排放模块,加强园区固废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基于园区能源消耗情况定期核算园区碳排放强度,识别园区内重点用能及碳排放单位,推动2家以上高能耗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储能系统,提高园区清洁能源使用率,降低能耗及碳排放。

全链条协同凝聚合力,政产学研四共赢打造“无废细胞”新模式

  凝聚优势资源,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指导、企业牵头主导、华南所(应急所)全过程支撑、第三方公司投资运维,协同发力支撑“无废细胞”建设,构建了“两结合三协同四共赢”的“无废细胞”建设新模式。在物质流和能量流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标准、技术,支撑粤海中粤(中山)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完成了“电镀清洗智能控水”、“清洗水锡在线回收”、“废酸再生利用”、“含铬废液资源化利用”“空气压缩机组余热回收”等“无废细胞”系列重点工程建设,企业每年可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超过4000吨,原位回收锡、铬等重金属资源约5吨,重金属排放量降低约14%,退火等主要用能环节能耗降低20%,实现了减排减污减碳三协同和政产学研四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