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所五十周年专题 > 所庆动态

华南所(应急所)党委书记、所长崔书红:用科技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跨越》2023年第11期)

发布时间: 2023-12-18 来源:《跨越》2023年第11期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9月22日,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部署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全面推进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东样板。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华南所”)牢记嘱托勇担当、深化改革立潮头,用科技倾力支撑广东省走出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科研力量。支撑构建“从山顶到海洋”大治理格局。
  一、支撑构建“从山顶到海洋”大治理格局
  突出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学科优势,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陆海统筹的河口海湾氮磷污染物“溯源监测、预测预警、分类管控、动态监管”等管控技术体系,开展“关键种识别一保护技术研发一监管政策制定”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构建华南入海河流精准化治理体系,逐步形成“流域一河口一海洋”的学科聚合体系,打通“从山顶到海洋”的科技支撑体系。近年来,华南所技术支撑珠江口及邻近海域攻坚行动,承担南海常态化驻岛、海洋基线调查、海洋倾倒区管理、南中国海国际合作等相关工作。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水环境空间动态管控框架和技术体系,开发珠江流域水环境大数据平台,支撑提升全省水环境治理数字化、精准化、智慧化水平。
  二、积极推动国际一流美丽湾区建设
  长期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与技术支撑,在生态环境治理顶层设计、流域水污染精准治理、区域大气科学治理、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生态环境智慧化监管等方面,有力支撑了流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构建以环保优化经济发展为主题、以“战略规划设计一环境影响管控一环境政策调控”为特色方向的生态环境管理技术体系,牵头完成珠三角地区等国家重大战略环境评价任务。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代表,构建“生态功能一生态演变一气候适应一绿色发展”的城市生态研究体系,为湾区城市提供绿色可持续建设方案。针对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污染场地修复存在的污染状况复杂、修复难度大等问题,构建基于耕地的“源头防控一过程控制一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镉砷与面源污染协同防控技术体系,以及基于场地的“事前预警一事中监管一事后保障一全过程质控“的再开发安全利用综合保障技术体系,形成20多项专利,在大湾区及周边地区农田技术推广3万余亩。
  三、科技支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示范
  牵头完成广东省亚运会期间水质保障、广东省“南粤水更清”专项等重大任务,以“练江模式”助力练江等河流由“污染典型”蝶变为“治污典范”,广州、深圳等15个地市国考断面实现全面达标,练江、沙河等成功入选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支撑惠州、湛江、汕头、东莞等多地美丽海湾综合治理与保护建设。以广东练江为治理对象,跟踪驻点团队扎根现场,全方位开展驻点支撑,形成“把握长期趋势一聚焦短期波动一分析自然与人为影响贡献一巡河查找水质波动原因”的水污染综合研判方法,引导地方政府精准把握问题关键节点并有效打击污染源头。通过“事前技术评审—事中巡查监理—事后效果评估”的方式提升科学精准治理水平,练江水质实现从全流域黑臭提升至IV类的转折性巨变。“练江经验”在枫江、珠三角河网典型较差水系、长江流域安庆等多地推广应用。
  四、支撑守护大湾区城市群生物多样性
  依托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在珠三角建立多个城市生态野外观测站点,开展长期物种和生态空间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揭示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关键因素。完成广东面向美丽湾区的珠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策略研究,为美丽湾区建设提供纲领性的顶层设计。支撑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制定,负责国家首个省生物多样性监测规划,构建全省“监测、监视、预警、监管”等四大关键监管技术和各类生态系统监测指引,提出城市生态系统关键物种与优先保护地监管的技术和设计。长期支撑广州、深圳等大湾区中心城市自然保护地监管措施和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管技术研究,连续多年完成全省城市建成区生态空间宜居指数核算与评价,科学支撑维护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质量。负责粤港澳大湾区复合生态系统减污降碳协同调控技术研究,以及海洋碳源、碳汇、碳通量调查估算及负碳技术评估应用研究,揭示城市生态与海洋生态在减污降碳,实现全省双碳目标的关键作用。
  下一步,华南所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会议部署,牢牢把握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东样板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3+1”(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事件调查处置技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新污染物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智库单位)平台效能,为推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贡献科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