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做田间地头的守护者

发布时间: 2023-12-06
字号:
  七年弹指一挥间,回顾我与华南所走过的历程,不得不感慨时光如箭,岁月如梭。七年间,自己已然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名新手妈妈,华南所也逐渐发展壮大,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服务区域遍及全国。
  细想工作以来,一路有获得收获时的满心欢喜,也有偶尔犯错时的惆怅失落。还记得毕业后第一次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份项目总结报告时的焦急,还记得第一次独自带队前往外地企业开展调查时的语言不通,还记得第一次参加项目验收答辩会时的紧张,还记得大热天带着一群实习的学生们蹲在菜地头辛勤锄草的模样,还记得盛夏里顶着大雨在稻田里采集土样的不易,还记得那一次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准备已久的投标失去机会时的后悔...太多的第一次,无法一一言语,但在无形中已催我成长。
  我出生于湖北松滋的一个小乡村,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儿时见过的村里的一切。或许是受父母亲那一代辛勤耕作的影响,从研究生时代至今,我一直从事着与土壤环境相关的工作。虽然没有多大的建树,但作为一名土壤生态环境工作者,我始终兢兢业业,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件事,无愧于心。要说难忘的事,可能还得是这两年走在田间地头亲历的那些事儿...
  “你们是来做什么的?”“这个材料有什么用啊?能增产吗?”“你们采这些个样品用来干什么?”......每次下乡时,时常能听见当地的叔叔阿姨们带着好奇用听不懂的粤语问我这些问题。他们总是满脸带着质朴的笑容,我因语言不通也只能慢慢解释,嘴巴和手势齐用的画面甚是滑稽。从稻田犁地、施肥、育苗插秧、田间管理至成熟收获,我见证了一片片土地生出连片的金黄。最喜欢的还是收获季时走在田埂上,满眼金灿灿的稻穗,微风阵阵,稻香扑面而来。每当我们采样的时候,叔叔阿姨会略带心疼的说“不用采那么多吧?稻子本来就不多啊...”。因为深知一粒米来的有多不易,才会如此爱惜。每每这时候,就会想起我远在湖北的父母,他们何尝不是如此。
  妈妈常说,种地虽然辛苦,但起码能保证一家老小吃的无忧呀。确实,因为有土地,才能提供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农产品,滋养我们。然而,当前农用地土壤却面临诸多污染问题,比如重金属、微塑料、有机污染物等。为了守住我们赖以生存的农田,我们有必要以科技为支撑,贴合实际研发生产绿色、安全、有效的治污产品和技术,实打实地解决区域农田面临的污染难题。一次次的下地,让我深刻体会到父辈和广大以农耕为生活依托人民生活的不易,也让我深深认识到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需要千千万万致力于农田保护的同行者们的共同努力。
  值此华南所建所50周年之际,愿华南所的发展蒸蒸日上,再创辉煌!也愿奋斗在生态环保事业一线的所有同仁,初心如一,砥砺前行!最后,希望自己在与华南所一同成长的日子里,带着梦想,永远热忱!